- 帖子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粮食产业期待创新链与价值链融合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还需要相应的加工流通能力和产业链掌控能力。
2016年,粮食企业研发投入98.6亿元,同比增长21.6%,获得专利2564件。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国家粮食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一组数字。
数字的背后,是粮食产业创新力度不断增大,部分产业经济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科研投入达3%,堪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喜人势头;但是,跳出数字,粮食行业创新整体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也是发展粮食经济必须面对的挑战。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指出,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动能上要实现由“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为主”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粮食产业走向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撑。”张务锋要求,要全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切实把粮食产业经济这篇大文章做好。
创新驱动主导 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民以食为天,解决好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必须“广积粮,积好粮”,但还远远不够。在张务锋看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还需要相应的加工流通能力和产业链掌控能力。
“只有经过加工转化和物流配送,把成品粮油及时供应给消费者,才最终真正实现了粮食安全。”张务锋告诉记者。
粮食产业经济涵盖了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充当了粮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调节器”:一方面对粮食生产反哺激励、反馈引导,另一方面,对粮食消费支撑培育、带动引领。
因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的有力举措。9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我国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近期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张务锋表示,认真落实好《意见》,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局,积极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库存消化的现实需要,“突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鲜明主题,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张务锋用发展动能、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的“三个转变”,来概括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其中,他指出,在发展动能上要实现由“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为主”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激发粮食产业技术创新活力,促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在发展路径上,实现由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转变;在发展目标上,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
重视科技创新 龙头企业尝“甜头”
今年8月,粮食产业龙头企业西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王集团)就有一款新产品亮相市场。
这款技术全面升级的结晶果糖产品由西王集团自主研发生产,具有高甜度、低血糖生成指数、能量释放迅速等优良特性,有强化人体耐力及代谢、解酒护肝、抑制龋齿等功效,可用作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宜使用葡萄糖的患者的医用注射液。
结晶果糖的规模化生产及面市,是西王集团十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攻关的结果——不仅打破国际上少数国家对结晶果糖生产技术的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而且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使果糖替代蔗糖成为可能。
技术创新驱动了产品升级,满足了“健康糖”的消费新需求,也使企业尝到了“甜头”。“通过发展结晶果糖,西王集团不仅延伸了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打开了新的增值空间,也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西王集团行政总裁王红雨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粮油加工业是西王集团所在的山东省滨州市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这里成长集聚了一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山东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4家粮油加工企业中有3家出自滨州。据悉,该市各家龙头企业连续多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以上用于科研,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8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7个,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也让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家粮食局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翟江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近年来全国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继续增强、粮食产业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产业创新力度增大的特点。
“2016年,企业研发投入98.6亿元,同比增长21.6%,获得专利2564件。”翟江临告诉记者,从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来看,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占比都在50%左右,“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2016年研发投入48.8亿元,获得专利1286件。”
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
在山东滨州,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年均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放眼全国,粮食行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仍不足0.5%。缺少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工艺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等也是中小粮油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创新投入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是当下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张务锋表示,“三链协同”是破解这一矛盾、开创产业新局面的一大关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对接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给粮食产业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他强调,要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在“三链协同”中增创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
“要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深入实施科教兴粮和人才兴粮工程,着力提高粮食行业创新发展能力。”他表示,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技术改造是成果应用的关键一环。
“滨州市粮油加工业的崛起,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是分不开的。”张务锋说。他希望各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粮食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资源跨界流动,尽快实现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发的突破;完善扶持引导措施,大力推进高水平技术改造。
张务锋还特别强调,创新驱动的丰富内涵,不仅涵盖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战略、管理、组织、市场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针对经营管理粗放问题,要加快推动管理创新,通过行业对标、专题培训等方式,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他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7年09月20日 07版) |
上一篇:我国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下一篇:2020年我国粮食加工转化率将达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