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6016|回复: 0

[中国好粮油] LS/T 3249-2017 中国好粮油 食用植物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9 00: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武汉轻工大学、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香驰控股有限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康奕达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普洱健源油脂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邦琪制油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长清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湖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湖北天星粮油股份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红井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雅琳、何东平、段章群、张理博、张毅新、毕艳兰、王兴国、刘元法、孙东伟、刘燕、陈刚、崔超、王月华、高冠勇、熊巍林、宫旭洲、徐峰、刘晓辉、余祖斌、马传国、张世宏、张维农、罗淑年、方晓璞、张杰、王照飞、徐彦辉、张榴萍、惠菊、盛海婴、倪晓英、宋立礼、李琦、姚行权、王松雪、朱琳、杨剀舟、王艳梅、贺功礼。
中国好粮油  食用植物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好粮油食用植物油的术语和定义、质量与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以及追溯信息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好粮油的国产油料加工的商品食用植物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35 大豆油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 5009.2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GB 5009.2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GB/T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GB/T5524 动植物油脂  扦样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25223 动植物油脂  甾醇组成和甾醇总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26635 动植物油脂  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1579 粮油检验 芝麻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LS/T 1218 中国好粮油 生产质量控制规范
LS/T 6119 粮油检验 植物油中多酚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LS/T 6120 粮油检验 植物油中角鲨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LS/T 6121.1 粮油检验 植物油中谷维素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LS/T 6121.2 粮油检验 植物油中谷维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术语和定义
除GB/T 1535 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外,下列术语和定义也适用于本标准。

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 tocopherol and tocotrienol
色满环的衍生物,即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相应的四种生育三烯酚等脂溶性维生素。

多酚 polyphenol
分子结构中有若干个酚性羟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苯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角鲨烯 squalene
三萜类开环化合物,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三十碳六烯的脂质不皂化物。

芝麻素 sesamin
是2,6-二(3,4-二次甲氧基苯基)-3,7-二氧杂双环(3,3,0)辛烷的脂质不皂化物。

芝麻林素 sesamolin
是5-[(1S,3AR,4R,6AR)-4-(1,3-苯并二恶茂-5-氧基)四氢-1H,3H-呋喃并[3,4-C]呋喃-1-基]-1,3-苯并二恶茂的脂质不皂化物。

芝麻酚 sesamol
是3,4-亚甲二氧基苯酚的脂质不皂化物。

多环芳烃 polycyclicaromatic hydrocarbons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芳香环组成的碳氢化合物。为苯并(α)芘、苯并(α)蒽、苯并(β)荧蒽和䓛的总和。

安全指数 grainsafety index
用于综合反映粮食安全情况,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限量为基础计算获得。用内梅罗指数(PN)表示。

声称指标 stated factor
不参与定等,但需要提供给用户参考的重要指标。
质量与安全要求
质量要求
应符合各种食用植物油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基本组成范围见表1。
食用植物油基本组成范围
  
不同双键位置  
脂肪酸分类的产品
  
产品名称
ω-3脂肪酸/(%)
ω-6脂肪酸/(%)
ω-9脂肪酸/(%)
富含ω-3脂肪酸产品
亚麻籽油
39.0~62.0
12.0~30.0
13.0~39.0
牡丹籽油
≥38.0
≥25.0
≥21.0
核桃油
6.5~18.0
50.0~69.0
11.0~32.0
富含ω-6脂肪酸产品
红花籽油
ND~0.2
67.0~84.0
8.0~24.0
葡萄籽油
ND~1.0
58.0~78.0
12.0~29.0
葵花籽油
ND~0.3
48.0~74.0
14.0~40.0
玉米油
ND~2.0
34.0~66.0
20.0~43.0
大豆油
4.0~11.0
48.0~59.0
17.0~30.0
棉籽油
ND~0.4
46.0~59.0
14.0~22.0
芝麻油
ND~1.0
37.0~48.0
34.0~46.0
富含ω-9脂肪酸产品
油茶籽油
ND~2.0
3.0~14.0
68.0~87.0
橄榄油
ND~1.0
3.0~21.0
55.0~83.0
花生油
ND~0.3
12.0~43.0
35.0~70.0
茶叶籽油
ND~3.0
14.0~36.0
50.0~75.0
低芥酸菜籽油
5.0~14.0
15.0~30.0
51.0~70.0
菜籽油
5.0~13.0
11.0~23.0
8.0~60.0
米糠油
ND~3.0
21.0~42.0
38.0~49.0
声称指标见表2。
食用植物油声称指标
  
产品名称
  
营养伴随物声称指标
危害物声称指标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红花籽油、油茶籽油、茶叶籽油、核桃油、橄榄油、葡萄籽油、牡丹籽油、米糠油1、芝麻油2、亚麻籽油等
甾醇总量及组成、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角鲨烯、多酚等
反式脂肪酸、多环芳烃
米糠油中的谷维素可作为声称指标;
  
芝麻油中的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可作为声称指标。
食品安全要求
食用植物油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GB 2716的规定。
安全指数(PN)以GB 2761、GB 2762、GB2763的限量为基础计算,安全指数要求见表3。


安全指数要求
项      目
指    数
PN真菌毒素
0.7
PN污染物
0.7
PN农药残留
0.7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按LS/T 1218 相关条款执行。
追溯信息见表4。
供应方应提供的追溯信息,见表4。
追溯信息
  信息分类  
追溯信息
油料生产信息
品种名称

产地

收获时间

种植面积及区域分布

化肥和农药使用记录

产量/可供交易量

原产地证书(可选填)

干燥方式

储存方式

原料来源
供应商管理:来自三年以上油料供应商的比例

生产过程控制
原油制取时间

毛油储存方式

生产工艺

质量管理(认证体系)

其他信息
(可选填)

示例参见附录B。
检验方法
脂肪酸组成检验:按GB 5009.168 执行。ω-3脂肪酸、ω-6脂肪酸、ω-9脂肪酸计算见附录A。
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检验:按GB/T 26635 执行。
甾醇组成及甾醇总量的检验:按GB/T 25223 执行。
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检验:按GB/T 31579 执行。
多酚检验:按LS/T 6119 执行。
角鲨烯检验:按LS/T 6120 执行 。
谷维素检验:按LS/T 6121.1、LS/T 6121.2 执行。
反式脂肪酸检验:按GB 5009.257 执行。
多环芳烃检验:按GB 5009.265 执行。
安全指数检验: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含量,按照式(1)分别计算每种物质的单项安全指标指数:
.......................... (1)
根据式(2)~(4)分别计算真菌毒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的内梅罗指数PN
.............................. (2)
.............................. (3)
............................ (4)
式中:
PI——平均单项安全指标指数,为某类安全指标的所有单项安全指标指数的平均值。
PI最大——最大单项安全指标指数,为某类安全指标的所有单项安全指标指数的最大值。
检验规则
一般规则
按GB/T 5490 执行,并注明代表数量和货位。
检验批次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食用植物油产品为一个批次。
扦样
按GB/T 5524 执行。
判定规则
符合4.1、4.2、4.3、4.4和4.5要求,且提供4.6追溯信息的食用植物油,可列入“中国好粮油”产品。
标签标识
除应符合GB 7718 和GB 28050 的规定外,产品名称按照各种食用植物油产品名称或分类名称标注,标签标识内容示例参见附录C。
标注产品二维码,其内容包括4.1、4.2、4.3、4.4相应指标的检验值和4.6追溯信息。
包装、储存和运输
按GB 1535 的规定执行。

(规范性附录)
不同双键位置脂肪酸组成总量的计算方法
不同双键位置脂肪酸组成总量的计算方法为:
......................... (A.1)
ω-3脂肪酸组成包括:
-9,12,15-十八碳三烯酸(C18:3n3c)、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C20:3n3c)、顺-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C20:5n3c)、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c
ω-6脂肪酸组成包括:
-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n6c)、顺-6,9,12-十八碳三烯酸(C18:3n6c)、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C20:2n6c)、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C20:3n6c)、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C20:4n6c)、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C22:2n6c)。
ω-9脂肪酸组成包括:
-9-十八碳一烯酸(C18:1n9c)、顺-11-二十碳一烯酸(C20:1n9c)、顺-13-二十二碳一烯酸(C22:1n9c)和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n9c)。
不同双键位置脂肪酸组成总量的计算示例
序号  
脂肪酸
不同双键位置脂肪酸分类
脂肪酸组成总量/(%)
1
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C18:3n3c)
ω-3
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加和为ω-3脂肪酸
2
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C20:3n3c)
ω-3
3
顺-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C20:5n3c)
ω-3
4
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c)
ω-3
5
顺-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n6c)
ω-6
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加和为ω-6脂肪酸
6
顺-6,9,12-十八碳三烯酸(C18:3n6c)
ω-6
7
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C20:2n6c)
ω-6
8
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C20:3n6c)
ω-6
9
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C20:4n6c)
ω-6
10
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C22:2n6c)
ω-6
11
顺-9-十八碳一烯酸(C18:1n9c)
ω-9
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加和为ω-9脂肪酸
12
顺-11-二十碳一烯酸(C20:1n9c)
ω-9
13
顺-13-二十二碳一烯酸(C22:1n9c)
ω-9
14
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n9c)
ω-9

LS/T XXX 粮油检验  植物油中谷维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资料性附录)
追溯信息
B.1追溯信息示例
  信息分类  
追溯信息
油料生产信息
品种名称
 以品种审定名为准。
产地
 某省、市、县或农场。
收获时间
xx年xx月收获。
种植面积及区域分布
xx万亩,分布在某个乡镇或农场。
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
xx年xx月,使用xx农药xx公斤/亩;xx年xx月使用xx肥料xx公斤/亩。
产量/可供交易量
共xx吨/可供交易xx吨。
原产地证书(可选填)
 证书编号xx
干燥方式
 晾晒或烘干(包括烘干方式)。
储存方式
xx仓型,储存条件(常温、低温、准低温)。
原料来源
供应商管理:来自三年以上油料供应商的比例
 占总量40%。
生产过程控制
原油制取时间
  xxxx月。
毛油储存方式
 真空密闭罐。
生产工艺
  压榨、浸出、水代法、水酶法。
质量管理(认证体系)
9000认证。
其他信息
 (可选填)
 反映油料质量的其他信息,如:获得有机、绿色食品认证等。




(资料性附录)
标签标识
表C.1  食用植物油标签标识示例
产品名称(分类名称):大豆油  
加工工艺:压榨  
质量等级:二级  
……  
营 养 成 分 表
项目
每100克(g)
营养素参考值%或NRV%
能量
千焦(kJ)
%
蛋白质
克(g)
%
脂肪
  
—ω-3脂肪酸
  
—ω-6脂肪酸
  
—ω-9脂肪酸
克(g)
  
克(g)
  
克(g)
  
克(g)
%
  
碳水化合物
克(g)
%
毫克(mg)
%
声称指标  
—甾醇总量
  
—维生素E(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总量)
  
—多酚
  
—角鲨烯
  
—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总量
  
—谷维素
  
……

  
毫克(mg)
  
毫克(mg)
  
毫克(mg)
  
毫克(mg)
  
毫克(mg)
  
毫克(m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LS/T 3248-2017 中国好粮油 小麦粉
下一篇:LS/T 3304-2017 中国好粮油 挂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