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粮油检验名词解释】碎米 
碎米是指米类在碾制过程中产生的低于允许长度和规定筛层下的破碎粒。 
碎米的产生与稻谷品质、裂纹粒等有密切关系,此外,腹白粒、发芽粒、未熟粒、生霉粒、裂纹粒、软质粒、加工工艺不当等很多因素也是引起碎米产生的主要原因。 
碎米对米类外观品质有很大影响,既影响其整齐度,同时严重影响米的蒸煮品质、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并且淘洗时米类损失率较大。 
所以米类质量标准中对碎米含量都做了严格限制,如:我国各等小米碎米含量指标为≤4.0%(GB/T11766-2008);各等高粱米碎米含量指标为≤3.0%(LS/T 3215);各类大米碎米含量指标参见GB1354-2009。 
测定方法:GB/T5503-2009 
测定原理:以筛分法和人工挑选相结合的方法,分选出样品中的碎米,称量碎米质量,计算碎米含量。也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米粒的图像并判断米粒的大小、整米、大碎米和小碎米,自动计算大米碎米和大米小碎米的含量。 
说明: 
1.大米碎米  长度小于同批试样米粒平均长度3/4、留存2.0mm圆孔筛上的不完整米粒。 
2.大米小碎米  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不完整米粒。 
3.高粱米碎米  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破碎米粒。 
4.小米碎米  通过直径1.2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破碎米粒。 |   
 
上一篇:粮油检验:米类杂质及不完善粒下一篇:粮油检验:粮食、油料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