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粮油检验名词解释】油脂含皂量
油脂碱炼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与碱反应生成脂肪酸盐。通常将脂肪酸盐称为肥皂或皂。脂肪酸盐极性增大,与油的溶解性降低。如果油脂碱炼后水洗不彻底,含皂量大,则影响油脂的透明度、脱色和质量。
植物油脂经过碱炼后,残留于油脂的脂肪酸钠的量称为含皂量,一般以油酸钠(C[sub]17[/sub]H[sub]33[/sub]COONa)计算。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生成脂肪酸和氯化钠。
测定原理:
试样用有机溶剂溶解后,加入热水使皂化物溶解,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操作步骤:
1.称取混匀的样品40g,精确至0.01g,至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mL水,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充分摇匀。
2.加入50mL丙酮水溶液,在水浴中加热后,充分振摇,静置后分两层。
3.用微量滴定管趁热逐滴加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每滴1滴振摇数次,滴至溶液从蓝色变为黄色。
4.重新加热、振摇、滴定至上层黄色不褪色,记下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说明及注意事项: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皂量不超过0.05%的油脂样品,如油脂含皂量较高,测定时可减少试样用量(如4g)。
2.如果油脂中含有皂化物,则分层后的溶液上层将成绿色或蓝色。
|
上一篇:粮油检验:植物油脂碘值下一篇:粮油检验:油脂皂化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