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粮油检验名词解释】粉类含沙量 
粮食加工时虽经清理、除杂,但其中仍含有少量杂质,如小麦经清理后的净麦含尘杂质不超过0.3%,其中沙石不超过0.02%,因此碾磨后,仍会有一定量的沙土留在粉中,粉状粮中的细沙是难以清除的,粉中含沙量超过一定限度,在食用时会有牙碜感觉,影响食用和人体健康,所以制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沙量,力求降低到最低指标。 
我国粉类质量标准(GB 1355-1986)中规定,各类小麦粉中含沙量均不得超过0.02%。 
目前,测定粉类含沙量主要有四氯化碳分离法和灰化法。 
测定方法:GB/T 5508-1985 
一、四氮化碳分离法 
原理:利用粉类和沙类的相对密度不同,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粉类浮在上面,而沙类则沉淀下来,经过专用漏斗分离出沙类,烘干后称量,即可测出沙类的含量。 
二、灰化法 
原理: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粉类等有机物质以CO[sub]2[/sub]、NO[sub]2[/sub]、NO、H[sub]2[/sub]O等气体形式挥发逸失,而泥沙等难融无机物则以硅酸盐的形式保留下来。若样品的灰分组成主要是泥沙,则可用灰分的含量表示含沙量。 |   
 
上一篇: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下一篇:粮油检验:磁性金属物 
 
 |